热度:0发布时间:2025-07-13
科法拼音:kē fǎ
戒律:
多指有条文规定的宗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:犯戒律ㄧ清规戒律。
科举:
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。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,每年举行。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,考八股文,武科考骑射、举重等武艺,每三年举行一次。
法令:
政权机关所颁布的命令、指示、决定等的总称。
取士:
选取士人。
宗教:
相信世界上存在着超自然力量的社会意识形态。认为这种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,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。世界性宗教有佛教、基督教、伊斯兰教等,还有日本的神道教、印度的印度教以及中国的道教等民族宗教。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信条、神学理论、清规戒律和祭仪制度等。
灸法的意思:见“针灸”。
慢法的意思:轻忽法令。
奉法的意思:奉行或遵守法令。
五法的意思:1.谓规﹑矩﹑绳﹑权﹑衡。2.谓仁﹑义﹑礼﹑智﹑信。3.佛教谓名﹑相﹑分别﹑正智﹑真如。
修法的意思:依照法令(行事)。
篇法的意思:谓文章的作法。
秘法的意思:犹秘术。秘密的方法。
篆科的意思:即篆书。
篆法的意思:写篆书和进行篆刻之法。
余法的意思:传留下来的规范。
科首的意思:科头。光秃的头。
科须的意思:见“科需”。
科需的意思:1.亦作“科须”。2.政府于常规正赋外﹐因临时需要科征财物。
科雉的意思:刚出窠之雉﹐幼雉。
科集的意思:征集。